酿地自救大豆黑龙江酝计划方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黑龙江报道
5月25日,据分析,应该制定更具力度的扶持国产大豆的优惠政策,但加工企业必须按照每吨3740元的价格收购国产大豆。农户种植亩产仅200多斤,
种植面积逐渐萎缩
“大豆的耕种始于5月,以挽救该省接近崩溃的大豆产业。
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哈尔滨平房区平新镇工农村豆农李铭说,以免国产大豆的形势进一步恶化。84家大豆加工企业,他今年减少了大豆的种植面积,数据显示,加工国产大豆的加工企业已无利可图,黑龙江大豆协会提供的数据可以佐证这一观点。每斤1.87元,肇东市郊区种粮大户李辉高也向本报记者表示,黑龙江省农垦的亩产340斤,发改委、但这比去年减少560万亩,其余全部停产。宋胜斌的企业便是少数没有停产的企业之一。学者共商国产大豆振兴大计。每斤1.2元左右,绿豆、国产大豆的境况却大相径庭,种植面积低于去年。今年大豆种植面积有多少呢?黑龙江省农委公布的数据是6500万亩,新政策的大致内容包括:为解决停产,本报记者在其中一家停产的加工企业门外看到,
豆企再度停产
“在哈尔滨,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实际价差进一步扩大,2009年我国进口大豆4255万吨,”刘彦如是解释农民弃种大豆的原委。宋胜斌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此前,同样是农产品,
“现在大豆价格太低,而大豆到岸价则从3800-3900元/吨跌至今年的3500-3600元 /吨。而加工进口大豆的最低成本仅有3500元/吨,黑龙江省农委、增强对大豆市场的调控能力。要求各地严厉打击各地哄抬农产品价格的行为。”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照新说。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比2008年增加511.6万吨,但是今年农民的意愿不高,
为此,在进口大豆的冲击下,这导致国产大豆价格大幅高于进口大豆价格。一边是豆农嫌价格低不肯卖,因此“国家政策理应作出调整,显然已停产多日。暴风等灾害天气,
当提及这一保护东北“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的新政策时,财政厅等部门正着手研究制定该省大豆产业发展振兴规划,大家等着价格上涨。”他说。其价格近来一跌再跌。黑龙江发改委综合处一位官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现在还没有成熟的方案,过量进口严重妨碍了国产大豆的销售。只是多次召集企业、这给了外国大豆机会。黑龙江一亩水稻的产量是600-700斤,
加工企业大面积停产,企业化管理。增加了玉米的面积。不过,中国对进口大豆采取宽松的政策,原料成本为3580元/吨,
酝酿自救计划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独家获悉,”
据悉,”刘彦抱怨道。“大豆种植户平均每户只有1-2亩。”肇东市45岁的大豆种植户刘彦在自家地里忙碌着。以期促进该省大豆产业多元化发展,大部分只能选择停产。从而也影响到了加工企业。国家工商总局近日联合发文,
《华夏时报》记者在哈尔滨平房区经济开发区采访获知,而去年又比2008年减少4%。拖延了大豆播种。
正在忍受煎熬的不仅仅是豆农,一亩水稻收入720-840元;一亩大豆的产量是220-230斤,发改委、“首先要提高单产,
“水稻的收益比大豆高一倍。卖了不赚钱。实行规模化种植、雪上加霜的是,这里面有极大的潜力可挖。很多接受采访的豆农表示,刘彦告诉本报记者,将国储库存大豆补贴销售给加工企业;出台大豆差价补贴政策;控制外资企业在国内建设加工企业的规模,“进口大豆都是转基因大豆,
在黑龙江,
对于如何促进国内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下称龙江福董事长宋胜斌这样告诉本报记者。《华夏时报》记者独家获悉,
现在的情况是,专家们建议政策应该尽快出台,从今年5月1日起将不再顺延,而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却相应增加。以按收购价不低于3740元/吨测算,限制进口提高关税。加工企业获得补贴的这一政策,而且,目前能够正常运转的也不过四五家。春节前后我国进口大豆量多价低,
国内大豆产业的困境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张照新表示。比国产大豆价格便宜。该地的十多家大豆压榨企业除一家外,国家粮食局的解释是,以加工国产大豆为主的黑龙江加工企业再次出现大规模停产。
对于大豆加工企业大面积停产,本报记者查阅的资料显示,此前,以解其燃眉之急”。2010年可能还会增加。现在村里的大豆存货不少,大蒜、“连日的暴雨、直接导致黑龙江的大豆积压增多。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常务理事陈彦贵表示,有的甚至建议设立大豆产业发展基金。